- A+
所属分类:产品经理
接上一篇产品经理,不得不做的行业分析(竞品分析),上一篇的内容中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围绕行业调研去做的内容拆解,今天的主要输出的内容未如何确定竞品、搜集数据、对比分析。
确定竞品
竞品的意义是为了节省你的钱,那迭代也好开发也好,都是为了做出来一个符合市场的产品,而不是空想创造内容。
如何找寻竞品?
- APP端:app store、其他各大应用市场、易观千帆、app annie
- 网站端:各网站排行榜,都会给出相关的行业排行榜
- 搜索引擎:关键词搜索获取到同行数据
- 创新产品:producthunt
竞品分类
- 核心竞品
- 产品所设计的领域高度重合
- 用户规模相似
- 资本体量相当
- 垂直业务竞品
- 产品内某一领域的重点产品
- 产品内某一核心功能相似
- 普通竞品
- 和产品相关细分市场的其余产品
搜集数据
数据的意义是让你知道,之间的差距在什么地方,如别人的网站统计到的数据浏览是1万,而你是1千,那么你可以得出他又拥有的关键词的排名值跟量值都超你很多,就能快速的拉出差距的部分,然后来替补这个部分的内容。
数据来源
- 指数类:百度指数、巨量算数、微指数、微信指数、生意参谋等
- 应用市场:APP STORE、应用宝、华为应用、小米应用等
- 第三方:易观千帆、Annie、清博指数
- 产品功能体验:平台本身获取到的数据
- 其他方式:公开数据、模仿用户、调研、贴吧、微博
对比分析
分析思路
- 信息对比
- 根据一定分类,进行已收集信息的对比分析,如:定位对比、用户对比、功能对比、产品迭代对比、运营策略对比等
- 信息提炼
- 根据对比中差异分析原因,提炼出一定的结论。
- 结论输出
分析要点
- 业务层面对比分析
- 用户相关数据
- 产品定位
- 近期变动以及趋势
- 用户体验
- 产品层面对比分析
- 产品结构
- 核心流程和功能
- 功能层面对比分析
- 功能点
- 交互界面
输出结论
方案重于分析,分析重于罗列,模仿不等于抄袭,结合自身情况,微创新结论有理有据。